简介
之前介绍了asio服务器并发编程的几种模型,包括单线程,多线程IOServicePool,多线程IOThreadPool等,今天带着大家利用asio协程实现并发服务器。利用协程实现并发程序有两个好处
1 将回调函数改写为顺序调用,提高开发效率。
2 协程调度比线程调度更轻量化,因为协程是运行在用户空间的,线程切换需要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切换。
协程案例
asio官网提供了一个协程并发编程的案例,我们列举一下
1 |
|
1 我们用awaitablelistener
被添加awaitable<void>
之后,就可以被协程调用和等待了。
2 co_spawn
表示启动一个协程,参数分别为调度器,执行的函数,以及启动方式, 比如我们启动了一个协程,deatched表示将协程对象分离出来,这种启动方式可以启动多个协程,他们都是独立的,如何调度取决于调度器,在用户的感知上更像是线程调度的模式,类似于并发运行,其实底层都是串行的。
1 | co_spawn(io_context, listener(), detached); |
我们启动了一个协程,执行listener中的逻辑,listener内部co_await 等待 acceptor接收连接,如果没有连接到来则挂起协程。执行之后的io_context.run()
逻辑。所以协程实际上是在一个线程中串行调度的,只是感知上像是并发而已。
3 当acceptor接收到连接后,继续调用co_spawn启动一个协程,用来执行echo逻辑。echo逻辑里也是通过co_wait的方式接收和发送数据的,如果对端不发数据,执行echo的协程就会挂起,另一个协程启动,继续接收新的连接。当没有连接到来,接收新连接的协程挂起,如果所有协程都挂起,则等待新的就绪事件(对端发数据,或者新连接)到来唤醒。
改进服务器
我们可以利用协程改进服务器编码流程,用一个iocontext管理绑定acceptor用来接收新的连接,再用一个iocontext或以IOServicePool的方式管理连接的收发操作,在每个连接的接收数据时改为启动一个协程,通过顺序的方式读取收到的数据
1 | void CSession::Start() { |
其余的逻辑和之前大体相同,测试了一下在一个iocontext负责接收新连接,一个iocontext负责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情况下,客户端创建100个连接,收发500次,总用时为55s